第一大不同,文體書名作者不同。

三國演義
明羅貫中撰,一百二十回,章回體小說。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,專演說三國故事。
自漢靈帝中平元年起,至晉武帝太康元年吳亡止,共九十七年.皆排比三國志及注,間採稗野史,雜以臆說而成.

羅貫中,
號湖海散人,元末太原人.工曲,善為通俗小說。
著有三國志通俗演義、南北史通俗演義、三遂平妖傳、隋唐兩朝志傳、說唐、殘唐五代史演義、粉妝樓等等.

三國志
晉陳壽撰,六十五卷,南朝宋裴松之注。
記載魏、蜀、吳三國的歷史,分為魏、蜀、吳三志,二十四史之一.

陳壽,(西元233~297)
字承祚,晉安漢人(現今四川省南充縣)。少舉孝廉,除著作郎.撰三國志.

裴松之,(西元372~451)
字世期,南朝宋聞喜人。
博覽墳籍,立身簡素,累官太中大夫.奉敕注陳壽三國志,網羅繁富.又著晉紀、文論等。


三國志,後世史家議論最多的地方,
其一便是《蜀書.諸葛亮傳》,概分為兩派說法.








首先,周瑜當然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。

  然後,趙雲是救過劉禪,至於有沒有「七進七出」,就不清楚了,不過不太重要就是。(詳見《資治通鑑)

  再來,關羽沒有過五關斬六將--無可否認,他的確是蜀國的名將,雖然很多人對他的自大感到厭惡。
  孫觀漢先生說過:「聰明運用的當叫智慧,運用不當叫愚蠢.」
  在為關羽的行為捏把冷汗時,他老兄仍得意洋洋地自以為很行,後來,蜀國就為關羽的行為付出了代價。

  最後,關於諸葛亮的七擒七縱,這就有話想說了:
《蜀書.諸葛亮傳》云:
「三年春,亮率眾南征,其秋悉平.國資富饒,乃治戎講武,以俟大舉...」原文記載簡略,短短八字「率眾南征,其秋悉平」,可發生哪些大事?有的,正是留名青史的「七擒七縱」!(不引了,詳見《資治通鑑》、《裴注》)
  七擒七縱,需要多少謀略、多少心力!(在下想到對等關係的只有西漢趙充國,兩人同樣讓人欽佩.)
  可是陳先生隻字不提,原因如何在下不清楚--而一筆忽略結果就是讓後人找資料找的頭大.

  因北伐戰略之故,讓陳壽下了「應變將之略,非其所長歟」一語.
  怎麼?七擒七縱還不代表「其所長」?要趕孟獲他反而死也不肯走,還說:「公,天威也,南人不復反矣!」到這種地步,難道還不是「其所長」?莫非要諸葛亮消滅了魏國才叫「應變將之略,其所長歟」?
  因為結果失敗,就說用兵不是其所長?(除了韓信外,誰沒有輸過呢?誰沒有失敗過呢?陳餘若是採用李左車之見,劉邦拜將之舉,恐怕又將為後世史家恥笑。)
  
  柏楊前輩說其性格保守,不採用魏延子午谷戰略是錯誤決策(詳見《柏楊曰》).由於兩者沒有發生比較,很難看出誰比誰好--正因為不能比較,所以我們不能武斷地說諸葛亮就是政治能力優於作戰能力.

  諸葛亮最大對手司馬懿,在巡視其營壘處所時,都大嘆:「天下奇才也!」這是最由衷地一句話了--司馬懿並沒有作假的必要,對頭都死了,還說假話做啥?正因對頭病死,司馬懿落井下石地踩個几下才符合人之常情.但說出口的卻是「天下奇才也!」,就更證明此話不假.  
  
  他是不是千古一相,我有意見。
  但他擅不擅長軍政,我是給予肯定的。




歷史重視的是結果,而小說重視的是渲染
歷史上誰成誰敗,都是寫得好好的,
就算孔子再不服氣、再不干心,述春秋時也得也得乖乖老實地寫下誰稱王了,誰滅國了。
但是小說家可以把一件平凡的事,加油添醋,讓成功者的成功更加壯麗,
也可以讓失敗者的失敗變得悲壯而值得同情。重的是過程,不是結果。
像趙雲救阿斗也許是實,或許只是戰後回過頭到死屍遍地的戰場去找回幼主,並不見得與人廝殺了;
關羽逃歸漢營是真,有沒有斬將就是渲染;
而諸葛亮平南蠻是真,有沒有七擒七縱就是渲染,
(在下以為不會有七擒七縱之舉,與諸葛亮穩建的作風不合,也無此必要,一擒而招安就夠了。)

金庸不也說過嗎?歷史家不喜歡傳說,而小說家喜歡。





--->>以上轉载:金庸茶館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ngishistory 的頭像
    Kingishistory

    ﹢三國˙歷史

    Kingishi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